推广渠道防渗、管道输水、喷灌、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,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。在东北、西北、黄淮海等区域,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,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。到2020年,大型灌区、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,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7亿亩左右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55以上。
——摘自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
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00立方米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%。尽管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比例,已从2000年的63%降到目前的55%,但农业仍是第一用水大户,也是最具节水潜力的行业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,成为我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。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如何,怎样推动节水农业走进田间?日前,《经济日报》记者采访了节水农业典型区域和业内专家。
加快推广节水灌溉
“解决水资源危机,一是开源,二是节流。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,节流应为首要途径。”水利部农水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据测算,全国农田灌溉的用水量年平均在3400亿至3700亿立方米之间,如能提高10%的利用率,就能节水300多亿立方米。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6%,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.52,也就意味着48%的水被浪费。一些地方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,与水资源节约保护、高效利用的要求不相适应。
|